9月20日,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特色创新实践课程——《精益实战训练营》在东校区弘德楼708圆满结束。该课程是综合性生产沙盘模拟演练课程,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以沉浸体验的方式使学生经历生产运作全流程,深刻体会工业工程改善的魅力。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加工组装“模型飞机”产品,经历试生产——改善生产——精益生产——精益智能生产四大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识别及改善方案设计,最终在一轮轮的改善中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尤其在精益智能生产阶段,学生更是充分体验了数字化制造方案的优势,深刻感受到时代进步带来的科技力量。课程结束,还开展了“精益之星”评选活动,以表彰在训练营中表现突出的改善能手。在这场“游戏化”的课程实践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专业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更是体会到未来工业工程师的职业乐趣和社会价值。

《精益实战训练营》是工业工程专业党员教师马志斌、陈典红团队经过10余年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原创开发的实践课程。近年来,工业工程教工党支部紧密结合以精益训练营为主体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并精心打造“精益实战 匠心铸魂”党建特色品牌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精益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党支部在训练营中有机融入“工匠精神”教育,通过“精益之星”评选等活动,树立标杆,表彰的不仅是“改善能手”,更是具有“匠心”的榜样。
通过“精益实战 匠心铸魂”党建品牌的引领,工业工程党支部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新路径。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就业质量持续提升,专业毕业生以其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改善意识,展现出强大的职业胜任力和发展潜力,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多名毕业生在1~3年内便快速成长为制造企业在精益改善、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升级项目中的核心骨干与中坚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在校期间所领悟的精益思想和匠心精神,为国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