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质标学院学生党员走进中小学:以“标准”为纽带贯通大中小思政共育体

发布日期:2025-04-01  来源:   点击量:

为充分发挥高校党建辐射引领作用,助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质标学院深挖特色专业内涵共建育人矩阵,3月以来组织学生党员先后走进中国计量大学附属云帆小学、启源中学,文海教育集团文清小学等开展“标准里的红色故事”系列活动。活动以“标准”小切口弘扬思政大主题,通过教育基地共建、红色故事共读、互动实践共享等形式,紧扣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需要,以特色专业+思政育人的创新探索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添了新注脚。

共建教育基地:携手传承红色基因

在文清小学活动现场,文清小学党建办主任余昊琦、德育主任袁小燕等对到访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质标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昕代表学院与文清小学签署了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进行了“党员志愿服务基地”的授牌,标志着校际党建合作迈入新阶段。仪式上,学生党员优秀代表、浙江省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获得者张博妍向少先队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拼搏历程。她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如何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党员先锋,并鼓励同学们要“从小立大志,学标准、守规则,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走进小学课堂:从红色故事到“标准”启蒙

在文清小学和云帆小学的科普现场,大学生党员们以“标准小红旗”为载体,为小学生们讲述党史中的标准化故事。“五星红旗的长宽比例为什么是3:2?”“国旗上的五颗星星如何定位?”这些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党员宣讲团成员通过动画视频和互动问答,生动讲解了国旗、党旗、团旗、少先队旗等旗帜背后的尺寸标准和使用规范,让抽象的标准概念具象化为孩子们可感可知的红色记忆。

随后,大学生党员带领小学生们一起制作标准尺寸的小红旗。孩子们用直尺测量、用彩纸裁剪,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标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原来国旗不能随便画,每一厘米都有意义!”一名学生举着自己制作的小红旗说道。

举办中学讲堂:从生活标准到文化自信

在启源中学的标准微讲堂中,活动聚焦“日常生活中的标准文化”。大学生党员从校服尺寸、课桌椅高度、食品安全标志等生活场景出发,阐释标准化如何保障社会有序运行。宣讲团还设计了“标准知识竞答”环节,通过对比中外标准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标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实力。“高铁为什么能跑得又快又稳?”“汉字编码如何实现全球统一?”“中国将如何主导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这些问题让中学生们意识到,标准不仅是技术规则,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七年级学生王同学感慨到:“以前觉得标准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它既是生活‘守护者’,也是中国发展的‘密码’。”

当大学生党员牵起小学生的手共绘一面旗,当中学生为“中国标准”的案例热烈鼓掌,一体化贯通实践让思政教育“螺旋上升”。从大学课堂到中小学讲堂,大学生党员也在挖掘红色故事和开展授课实践的同时完成了自育闭环。接下来,质标学院将继续扩大活动影响面,结合世界计量日、全国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重要契机走进更多中小学,通过组建特色党员服务队、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开发专业特色+思政课程实践等方式,形成常态化、长效化育人循环机制,有效激发出大中小思政共育体的活力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