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教师在能源材料领域Top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   点击量:

近日,我校教师团队联合中南大学,在能源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IF= 26.0)发表题为“Advanced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Driven by Asymmetric Interfacial Sulfur Bridge Bonding”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质量与标准化学院青年教师赵黎明博士,通讯作者为我校材料与化学学院丁奎星博士与中南大学胡久刚教授,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计量大学。

可充电锌-空气电池(ZABs)因其低成本、理论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新一代清洁能源存储与转换的理想选择。然而,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与析氧反应(OER)动力学迟缓,严重制约了商业化应用。传统贵金属催化剂(如Pt、RuO2)虽表现优异,但价格昂贵、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但高昂价格与有限耐久性成为大规模推广的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通过三聚氰胺辅助热解策略,构筑了富含非对称Co–S–Fe硫桥键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该结构显著优化了界面电子分布与活性位点协同效应,有效降低反应能垒,提升了双功能催化性能。实验与理论计算表明,该非对称硫桥能够促进电子重分布,优化氧中间体的吸附与脱附过程,从而加速氧电催化动力学。进一步的原位拉曼光谱与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分析揭示,Fe–OOH与Co–OOH中间体在ORR和OER中发挥关键作用,且反应遵循吸附演化机制(AEM)而非晶格氧机制(LOM),为深入理解氧电催化机理提供了有力证据。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非对称硫桥驱动的多位点协同机制,为高效、稳定的锌空气电池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 2022YFC390150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LQ24B01000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2023JJ10068)以及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1B线站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25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