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强化寝室场域心理育人功能,积极落实“千寝心港工程”心理主题活动,质标学院于3月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安驻心房・隐患共防 ”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着力构建和谐寝室关系,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以情润心:打造寝室关系建设新范式
为强化寝室场域心理育人功能,3月上旬,学院心理工作站组织开展了《“寓”见美好、一见钟“寝”》寝室关系主题班会活动,实现四个年级全覆盖。活动突破传统模式,构建“体验—反思—实践”三维心理育人环节:首先通过趣味心理小游戏激活各寝室团队动力;随后运用情境模拟技术,由班主任引导各寝室针对“作息冲突”、“卫生管理”、“学习空间分配”等典型问题开展研讨;最终形成《寝室公约2.0》行为准则。活动有效提升了寝室成员间的共情能力与冲突调解能力,较好的构建了“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寝室育人生态。

以知促行:构建睡眠健康科普新样态
健康睡眠和规律作息是创建和谐寝室的重要前提。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当天,学院心理工作站精心策划了“关注睡眠质量、守护心灵港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站成员系统介绍了睡眠生理机制、优质睡眠标准及实用改善技巧,特别针对大学生寝室生活中常见的“报复性熬夜”、“睡眠拖延”等问题提供了科学建议。为提升活动趣味性,现场设置了三大创意互动环节:“睡眠大富翁知识问答”将健康知识与游戏结合,参与者通过掷骰闯关答题,在竞技中巩固睡眠常识;“睡眠场景主题拼图”通过还原理想睡眠环境,培养参与者对光线、床具等睡眠要素的认知;“睡眠主题你画我猜”则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强化了大家对睡眠相关概念的理解。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将专业知识与互动体验相结合,使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深化了对睡眠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了科学作息方法,为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以能强基:培育心理骨干队伍新动能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的专业能力,学院于3月28日特邀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盖艳伟开展了“以家人之名—心理委员、寝室长工作谈”为主题的工作坊。本次培训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剖析了大学生寝室关系中常见的人际矛盾及其成因,重点围绕心理危机的识别、预防与干预等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培训着重强调了心理委员和寝室长作为“心理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角色,明确了其工作职责:一是要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技巧和危机干预流程;二是要学习基础性心理辅导技能;三是要注重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四是要积极动员同学参与校院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心理骨干们不仅深化了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也快速地提升了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质标学院通过“安驻心房・隐患共防”主题系列活动,构建了以寝室为载体的心理育人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后续,学院将持续推进“和谐寝室”建设工程,围绕专业特色和学生发展需要统筹谋划系列品牌活动,为构建和谐共进的校园文化生态贡献质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