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房珏,中国计量大学质量管理工程专业200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荣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如今已成为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体系流程负责人兼首席质量官,同时担任公司标委会秘书,杭州市质量协会理事,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专家,在质量管理领域已深耕17载。
在专业成就上,主导并参与了50余项企业、团体、行业及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包括组织公司内部500余项标准的编制,以及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和“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编写;在个人科研领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并取得了7项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为质量管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与创新发展。

质量筑梦,不忘初心
2004年,我满怀憧憬成为了“全国第一个质量本科专业”的学生,那一刻我的心中第一次播下了质量的种子。“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一直鞭策着我,通过4年的刻苦学习,大量汲取了质量的养分,掌握了质量基础知识、管理体系与认证认可、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检验与质量统计分析工具方法、质量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此外,我积极参加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以优异的成绩表现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当时中国的质量文化建设仍在发展阶段,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质量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于是我立志要成为一名卓越的质量工程师,为中国的质量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8年,我入职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欧美客户第二方现场审核等相关工作;2010年,我入职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担任专职审核员。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接触到了更多的企业,深刻感受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体会到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给公司管理水平和质量提升带来的巨大帮助。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2011年,有幸入职杭州天堂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浙江制造”产品认证等工作,主持卓越绩效模式、质量成本分析、QC小组、质量统计技术等质量管理方法的导入和展开工作,助力公司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先后获得“杭州市政府质量奖”“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内外部标准化活动,组织公司500余项内部标准制修订,参与编写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和“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取得了各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加深了体系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天堂伞追求卓越,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深深感染着我,也使我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质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质量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持续推进的引领下,我国已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毕业10年之际,我组织了班级十周年毕业同学会,包括师生座谈交流、参观计量博物馆和专业实验室等活动,欣喜地看到质量专业从当初的“小众专业”跃升为国内唯一获评六星级(最高级别)的质量领域顶尖专业,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一,这离不开广大师生校友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国家大力的政策支持,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这样的质量工作者们,在各行各业中继续发挥他们的光和热。

科技引领,创新致胜
随着工业4.0的浪潮奔涌而来,企业对扁平化、网络化、实时化的管理需求愈发迫切。我深知,质量行业的变革已刻不容缓,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向“质量4.0”时代迈进。于是,我率先探索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质量管理领域,致力于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和智能化质量控制,以此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2018年,我迎来了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入职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从熟悉的传统制造业转向全新的科技赛道。在这家央企,我肩负起院体系一体化建设的重任,主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质量月”活动和QC小组工作。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牵头成立了“中电联电力实验室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结合标准化和信息化手段,组织开发建设了检验检测系统、技术标准库和共享中心模块,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央企的平台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鞭策着我不断学习创新、思考总结。我积极参加注册审核员考试、良好认证审核案例评议交流、“认证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还经常登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培训服务平台,学习各类精品课程讲座。平日里,我密切关注标准政策解读及行业动态分析,从期刊杂志上汲取同行的实践经验。通过这些努力,我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也乐于将自己的学习实践经验分享给更多同行。至今,我已在《中国认证认可》《中国标准化》《中国检验检测》《轻工标准与质量》等质量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2项,取得7项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成果,并在“质量与认证”“中国质量俱乐部”等质量权威公众号及公司公众号上发布作品5篇。

2023年,我入职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职业旅程的全新篇章。如今,我担任公司体系流程负责人、首席质量官兼标委会秘书、杭州市质量协会理事、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专家,肩负着多重重要职责。在工作中,我持续致力于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隐私信息管理体系、创新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CNAS校准实验室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及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等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为推动公司发展,我积极推进数字体系建设,优化风险管理机制。以流程管理为核心,将关键业务节点作为管控重点,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软件,精心打造端到端业务流程闭环。这些努力为公司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令我倍感欣慰的是,在团队的共同奋斗下,公司于2025年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我有幸见证了公司成为“3D扫描第一股”的重要时刻。
与此同时,我也十分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思看科技与母校中国计量大学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包括毕业生实习就业、实验室建设、科研合作以及党建共建等方面,希望能为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乘风破浪,匠心致远
回望我这20多年的质量生涯,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沮丧也有快乐。前进的道路就像翻越一岭又一峰的旅程,尽管充满坎坷,但我终究踏平坎坷,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大道。
展望未来,“质量4.0”时代正迎面走来,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涌动,中国经济正稳健迈向“新”的未来。站在这一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广大质量工作者肩负着时代重任。我将鼓足干劲,勇于创新,继续发扬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具体行动,当好质量“引路人”“创新人”和“传播人”。我会深化全员质量意识的持续深度传播,让质量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质量长跑,永无止境,我将以匠心守初心,也希望广大毕业生能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奋力打开改革发展的新天地,为助力质量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
欢迎未来的质量精英!选择中国计量大学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是选择做中国制造的守门人。在这里,你们将掌握从产品检测到质量管控的核心技能,在智能制造时代,这个“软科全国第一”的专业将赋予你们定义行业规则的能力,成为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领域的“质量指挥官”。期待你们以“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匠心,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贡献青春力量!金秋九月,期待与你在计量相遇,开启这段定义产业未来的精彩旅程!